周文
周文
周文小传
周文,1907年6月17日生于四川荥经县。原名何开荣,字稻玉,笔名何谷天、周文等。幼年丧父,由寡母抚养成人。18岁时,因家境贫寒,中途辍学,到西康川军中,做过候差、书记员等。在川军的数年间,目睹军阀内部的勾心斗角,激发了反抗黑暗的意识,积累了日后从事文学创作的素材。
1932年,参加革命,在安庆中国左翼文化同盟安徽分盟任组织部长。与读书会成员邹一平等人,利用《安庆晚报》的文艺副刊《雀呜》,作为读书会活动的公开阵地。同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次年,由丁玲、叶以群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根据左联开展文学大众化运动的要求,采用章回小说形式,将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名著,由鲁迅翻译的长篇小说《毁灭》,改编成缩写通俗本;将苏联作家绥拉菲莫维支的名著,由曹靖华翻译的长篇小说《铁流》,也改编成了缩写的通俗本。在鲁迅的鼓励下,周文的成名作《雪地》在9月的《文学》第1卷第3号发表,署名何谷天。这部短篇小说暴露了军阀的腐败和吏治的黑暗。此后,周文的创作渐丰,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集《分》、《父子之间》、《多产集》、《爱》,中篇小说《在白森镇》,长篇小说《烟苗季》。与此同时,周文还创作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周文的小说,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广泛地运用心理描写,时时闪烁出讽刺的火花。
1934年3月,周文担任左联组织部长。1936年,担任中央特派员冯雪峰的秘书和交通。1937年9月,回到四川,在成都开展文艺界抗日统战工作,与沙汀、朱光潜、李(吉力)人等成立成都文化界救亡协会。主持会刊《笔阵》,兼《四川日报》、《新民报》副刊编缉。1940年,奉调至延安,筹办大众读物社。出版《边区群众报》和《大众习作》,受到毛主席的赞扬。1941年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1942年后,任晋绥分局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晋绥《抗战日报》社和《大众报》社长等职。1949年,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委员。同年秋天,调任中央马列学院秘书长。1952年7月 1日,因患急性肺炎和急性肝萎缩,猝然去世。
周文集革命家与小说家于一身,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他以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创作 了富有个性的作品,丰富了现代文学的画廊。在文艺大众化方面,他更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周文主要著作书目
毁灭(小说改编)苏联法捷耶夫原著,鲁迅译,1933年5月,上海,光华书局
铁流(小说改编)苏联绥拉菲摩维支原著,曹靖华译,1933年5月,上海,光华书局
父子之间(短篇小说集)1935年9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分(短篇小说集)1935年12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多产集(短篇小说集)1936年8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烟苗季(长篇小说)前部,1937年1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后部,1938年5月,;前后部合订本,1938年10月,均为同一出版社
在白森镇(中篇小说)1937年1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爱(短篇小说集)1937年3月,上海,开明书店
周文短篇小说集 1940年1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周文文选(上、下册)1980年5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文文选 1981年9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