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Netflix《I人質危機》:既不娛樂也不深刻,請將你的時間留給《臥底》或《熱天午後》 [打印本頁]

作者: dzhou3138    時間: 24-4-2025 14:48     標題: Netflix《I人質危機》:既不娛樂也不深刻,請將你的時間留給《臥底》或《熱天午後》

Netflix原創電影《I人質危機》,是一部乍看之下頗有野心的作品。電影改編自2022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AppleStore發生的一起人質事件,導演鮑比伯曼斯採取類紀錄片形式拍攝,試圖用多元視角還原整場危機,鏡頭在嫌犯、警方與人質間來回切換,想將電影打造得臨場感十足。只可惜整體看下來,雖然形式上像是貼近現場,但情感上卻離觀眾非常遙遠。

《I人質危機》的原型事件發生在2022年2月,一名27歲男子帶著槍與疑似炸彈背心,衝進阿姆斯特丹的AppleStore,挾持顧客並要求價值2億歐元的加密貨幣作為贖金。警方封鎖周邊區域並展開談判,過程中還有現場民眾直播、媒體同步轉播,整起事件歷時五個多小時,最後以一位人質趁機逃跑,劫持者追出時被警車撞倒的情況告終,畫面瞬間成為全荷蘭關注焦點。

這起案件本身就很有戲劇性。你很容易想像改編電影成為一部心理角力劇,有緊繃的談判、有角色的掙扎、也有社會議題可以挖掘。只是《I人質危機》最後選擇的路線,是「還原現場」遠大於「建立情感」。用的形式是冷靜、紀實、幾乎沒什麼配樂,觀影過程很像在看一段封存的執法影片,觀眾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很難真正進入情節。臺灣539

原因之一,是電影中的人物太過扁平。劫持者雖然全程都在場,但他的動機只有片段暗示,明明和人質可能有所連結,卻沒有產生火花;人質面臨生死壓力表現各異,躲在小房間的幾人從一開始互相指責到彼此扶持,這個轉換本該令人感動,但由於過程太過制式,觀眾心裡不會起任何一絲波瀾。而電影中的談判專家安排三位,彼此間的互動也缺乏張力。雖然這些情節設計可能是忠實改編自真實事件,但如果沒有在劇情中做出吸引人的改編,只會讓觀眾感到冗長多餘。

此外,節奏也是個問題。這部電影想營造的不是高潮迭起,而是平穩累積——這個路線並沒有錯,但至少得在節點上做出些讓人緊張的節奏轉換。可惜,《I人質危機》幾乎是平鋪直敘。觀眾從頭到尾知道它終究會結束,但過程中沒有真正被牽住情緒,頂多只是等待結果的那種「靜靜看完」的心情。

相較多年前的《臥底》,觀眾早已知道一部劫持題材的電影可以拍得多有層次。該片雖是虛構故事,卻透過談判過程、角色話術與劇情反轉層層堆疊出高度張力。《熱天午後》更是改編真人真事的經典之作,不只呈現事件過程,還深刻探討當時的社會壓力與犯人的個人掙扎,讓一場搶劫升級成一段關於人性與身份的社會寓言。

如果你想要一部節奏快、有高潮、還能帶點人性探問的片,《臥底》是更精彩的娛樂選擇;如果你想看真實事件改編、但希望角色有血有肉、社會議題能打到你心裡,《熱天午後》會是更值得的觀影體驗。

Netflix這部《I人質危機》最終就像它的主角群——存在感在,功能性也在,但過了一天,你可能只記得這件事發生過,卻不記得它帶來了什麼。




歡迎光臨 笨笨網站超級論壇 (http://www.bunbunhk.com/BBS/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