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長長達兩個多小時的《一念菩提》,強烈的議題性與充滿後勁的結尾,都讓人著迷於其劇情,更重要的是《一念菩提》不會讓人覺得電影太長了。用一個家的暗潮洶湧與權力消長,來道出存在於伊朗這個國家的問題。
2024 坎城影展|2025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入圍|2025 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德國代表-《一念菩提》。
08/01(五)全台上映。
劇情簡介:
父親剛晉升革命法庭的調查法官,家人正為此高興,街頭卻掀起頭巾革命,一場家庭風暴正悄悄醞釀。手握起訴大權的父親,在上級施壓下成為死刑判決的橡皮圖章,既因承受尋仇壓力變得疑神疑鬼,更與不滿現狀、暗中支持抗爭的女兒們裂痕加深,母親則夾在中間左右為難。當父親的配槍無端遺失,面對聲譽與職位不保,他竟將調查矛頭指向心愛的家人⋯⋯。
539鳥是幾號
原本有在台北電影節買到場次,可惜後來臨時有事只好放掉,幸好台灣有片商代理,趁著本週上映場次最多直接買票進場,總算補完本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五部入圍作品。雖然相信事前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都認為如果不是爭議延燒,那麼入圍十三項、打破非英語電影提名紀錄的《璀璨女人夢》是不太可能在最後翻盤敗給巴西代表《我依然在此》。但實際看完五部作品後,反而會想《璀璨女人夢》輸給哪部似乎都不意外,因為其他四部作品質量明顯都勝過《璀璨女人夢》。我是喜歡《璀璨女人夢》的,只是沒想到我會更喜歡其他四部。先不與另外三部比,同樣片長長達兩個多小時的《一念菩提》,或許娛樂性遠遠不及,然而其強烈的議題性與充滿後勁的結尾,都讓人著迷於其劇情,更重要的是《一念菩提》不會讓人覺得電影太長了。
《一念菩提》儘管掛名代表德國參賽奧斯卡,說的卻是出身伊朗的導演穆罕默德拉素羅夫自己國家的事。如同導演過去曾遭伊朗法院以意圖顛覆國家、危害國家安全等罪名判刑入獄,最後不得不離開伊朗、流亡歐洲,《一念菩提》中剛上大學的蕾絲凡與妹妹莎娜,同樣用行動支持她們所認為對的事,用微小卻堅毅的語氣否定那些錯的事,哪怕站在他們對面的是培養自己的國家、養育自己父親,每項被強加在他們身上的指控與罪名,是他們對改變與改革的渴望、對自由的爭取、對神權政治與傳統父權的反抗。導演穆罕默德拉素羅夫的電影就是那把下落不明的槍,伊朗政府與父親伊曼害怕的,是電影與槍會成為反抗他們的力量、對他們握有的權力造成威脅,於是他們追殺、他們審問,不容許任何挑戰與異端份子存在,哪怕對象是自己的妻子與女兒。唯有這樣才能夠維持著他們在這個國家與家庭的崇高地位。
《一念菩提》將發生於2022年的艾米尼示威或稱頭巾革命為故事背景,年僅22歲的庫德族女子瑪莎艾米尼因違反著裝規範遭到逮捕,並在兩天後於醫院過世,當時有目擊民眾宣稱瑪莎遭到警方毆打,然而警方不僅否認此一指控,更對外表示瑪莎死因爲中風。警方此聲明點燃民眾怒火,於首都德黑蘭展為起點在各地展開示威運動,政府方面則迅速展開武力鎮壓且實施全面的網路封鎖,許多公司與學校受到影響,數百位參與或沒有參與示威運動的民眾於此期間死亡,政府將示威民眾稱為暴徒,而這些示威運動則是暴亂。伊朗捏造各種理由如自殺、車禍意外,卻從未讓家屬與人民知道真實的死因。許多人認為這場革命從很早之前就開始醞釀,是直至瑪莎艾米尼過世才終於爆發,伊朗人民從簡單人權訴求、對女性權利的爭取,到後來怒火高升高喊推翻政府...
「因為你就在體制內,你信仰這個體制,你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維持它。」
政府對人民的說謊,伊曼對家人的隱瞞,說是他們想要保護人民與家人,但其實他們從來就只是擔心與恐懼在人民與家人知道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後,會反對、會質疑、會告訴他們「你們錯了」。權力握久了都會害怕失去,於是他們封鎖真相、操弄真相,告訴人民、告訴女兒他們都被洗腦了,他們應該遠離那些會危害他們的有毒資訊與暴徒。只是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不願看清真相的到底是誰?身為體制裡一份子的伊曼,早已聽不進任何與其信仰相違背的言論,他不是看不見真相與事實,而是伊曼眼中的真相從過去到現在、甚至未來都只會有一個。而當身為調查法官的伊曼的個資在網路上被公布,他聽從同事的建議帶著妻女離開德黑蘭、保管她們的手機,回到奶奶家說要暫避風頭,可直到他架起過去用來記錄一家美好回憶的攝影機、要妻子與女兒坐在鏡頭前,承認自己犯下的偷槍罪行時,觀眾於是明白伊曼更想做的原來是奪回自己在這個家中的威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