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碟仔 Moderator
  
- 積分
- 46915
- 基金單位
- 46915
- 金錢
- 12020
- 來自
- 頭頂的一片天
- 註冊時間
- 26-9-2005
- 最後登錄
- 21-4-2011
|
1#
大 中
小 發表於 23-1-2007 12:20 只看該作者
唐詩小百科[1]

中國詩歌的起源、轉變
中國的詩歌,起源於詩經,之後有楚辭。詩經被認為是中國北方的代表文學,楚辭是南方的代表文學。到了漢代,有反應及描寫民間生活的歌謠,經過漢代樂府官署蒐集整理,統稱為樂府詩。樂府詩傳到魏晉南北朝,不斷發展轉變、進步,終於成就了詩歌光芒萬丈的唐代。
詩經以四言詩為主,楚辭是不整齊的長短句,漢代樂府詩開始有整齊的五言詩,魏晉時代有整齊的七言詩。
唐詩興盛的原因
清代乾隆皇帝年間,曾經編纂《全唐詩》,收錄唐詩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詩人約二千二百多人,由此可見唐詩興盛的情況。唐詩興盛的原因,可以約略歸納為下列四種:
一、 帝王的提倡:
唐代很多帝王極力提倡唐詩的寫作,對詩人非常禮遇,使詩人的地位大大的提高,無形之中也鼓勵了文人從事詩歌的創作,促進唐詩的興盛。
二、 科舉的影響:
唐代以科舉取士,詩是唐代科舉考試的科目之一,使天下的讀書人把寫詩當作參加考試,求取功名的途徑,詩人不斷提昇寫詩的技巧,使唐代的詩歌的成就比前幾代進步很多。
三、 詩的寫作範圍擴大:
唐代以前的詩歌,大多數是描寫貴族生活,作者大都是貴族,或是圍繞在貴族身邊的讀書人,所以寫作的範圍比較狹窄,題材比較單調貧乏。但是到了唐代,寫詩幾乎是全民運動,作者來自各個不同的階層,描寫的內容豐富多變,使唐詩的作者由貴族普及到民間,唐詩的內容從描寫少數的貴族生活,擴充到反映多數人的生活,唐詩與人民的距離更接近,更多人喜歡讀詩、寫詩。
四、 詩歌本身的發展:
詩歌的發展,從五言古詩、七言古詩,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因為聲律之說的興起,在唐代有了平仄與押韻更嚴格的絕句、律詩,加上原來的古詩,形成唐詩三種主要的體裁。唐代的詩人大量寫作這三種體裁的詩,使唐詩興盛。
|